全程參與,把研祥打造成百億企業
樊小寧老師1999年加入研祥,在長達13年的營銷操盤過程中,通過大眾化產品的營銷思路快速打造研祥品牌;通過建立適合小批量、多品種,多應用行業的營銷體系與制度,幫助研祥5年時間做到國內第一,8年時間做到全球前三,研祥發展的奇跡也成為了眾多企業及學術界研究的范本。
【客戶簡介】智能制造領域,主營特種計算機,行業龍頭企業,2003年在香港上市,總部位于深圳科技園研祥科技大廈,員工約3000人,年銷售額近百億。
【服務時間】1999年-2012年
【項目背景】2000年左右的研祥處于從貿易商到“研發、生產、銷售”一體轉變的關鍵時期。自有研發產品陸續上市,品牌需要建立,營銷體系需要建設…。樊小寧老師1999年7月以品牌負責人的身份加入研祥,從2002年起擔任研祥市場管理本部總經理,負責所有與營銷有關的工作。至此在樊老師及研祥營銷團隊的努力下,研祥邁入了持續快速發展的道路。
【項目關鍵操作】
1、注重品牌建設,科學品牌規劃,創新品牌建設手段:工業品類型的企業普遍存在不重視品牌建設的現象,但研祥不同,從一開始就有非常強的品牌意識,立志五年內超越當時的行業老大,成為行業第一。研祥的品牌能快速成長得益于以下操作:不同類型品牌建設人才的引進,2007年研祥品牌建設的團隊近15人,分為兩個小組從不同維度對企業進行品牌的打造;對品牌建設基礎工作的重視,比如對營銷工具的策劃與設計、制作要求非常高;品牌建設階段的合理規劃,根據企業發展目標及業務開拓需要,當初把品牌建設分為“提高企業圈內知名度、產品應用行業知名度與社會大眾知名度”三個階段,做到有限的資源與營銷目標緊密結合;采用大眾化產品品牌的做法打造工業品品牌,這些從研祥每年推出的市場活動、攻關活動及與體育的結合就可見;對品牌建設的堅持,這點尤其難能可貴。
2、注重營銷體系建設與團隊建設: 企業從小到大,從單一業務模式到復合業務模式,從少行業應用到全行業應用等,唯有體系才能推動企業健康發展。這一點在研祥的發展中表現的非常突出!企業每一年都對企業的戰略與業務的頂層設計進行梳理,通過梳理明確未來目標實現的業務策略、業務模式與合理的架構;在此基礎上圍繞業務有序開展科學選人、用人,注重團隊的建設;做好客戶管理、價格管理;制定業務操作標準,以實現業務開拓的快速復制;建立《紅線、雷區》等制度,保障健康發展。讓這些與營銷有關的要素有標準、有要求,并形成閉環。同時對跨部門的工作配合組織討論,打破部門邊界,提高執行力。在團隊建設方面,建立營銷人員的上升通道,幾乎所有管理崗位都拿出來公開競崗,建立導師制度,建立內部培訓體系等,幫助團隊成長,解決用人難題。
因篇幅所限,我們只能略舉一二,以拋磚引玉。企業的成功可能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營銷是根本,把握了市場才能把握未來。
3、依據企業目標實現與市場改變適時進行業務策略的調整:業務老手與營銷高手的區別就在于:“老手是憑經驗做事,而高手是根據市場實際針對性的規劃”。在這點上,研祥的業務發展過程無疑盡顯“高手”的操作。 比如:針對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研華渠道銷售為主的業務模式,結合產品特性,研祥采用以區域銷售為中心,實現市場深耕與快速復制;根據銷售人員對新產品銷售、大客戶銷售不積極的情況建立的三維銷售模式有效解決了這些影響企業長遠發展的思維短板;早在2004年就在以區域銷售為核心的基礎上進行行業布局。像能源、軌道交通、軍工、金融、通信等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公司的主要業績來源。
……
【企業評價】研祥的發展過程與成就是樊小寧老師營銷思維與營銷體系最有效、最強力的證明!研祥的發展可以作為高科技企業發展的典范。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