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網紅零食品牌“領跑者”的三只松鼠,好像有點跑不動了。
(圖源:三只松鼠官網)
就在最近,三只松鼠發布了2021年度和2022年一季度財報,2021年三只松鼠營收再次出現下滑。
根據財報顯示,三只松鼠在去年第四季度就開始出現虧損,期內虧損達到了3100萬元;緊接著是2022年第一季度,雖然有春節的加持,但公司營收還是下滑了16%,凈利潤更是同比腰斬,僅為1.6億元。
除了營收和凈利潤的下跌,從2021年開始三只松鼠也在不斷的關閉線下門店,并對進一步縮減了SKU。
甚至,關于#三只松鼠2年關店300家#的話題還一度沖上了微博熱搜。
(圖源:微博話題)
層出不窮的狀況讓三只松鼠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有消費者表示:“三只松鼠已經跑了兩只,現在就剩下一只了。”
兩年關店300家,市值沒了270億
和良品鋪子等品牌不同,三只松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網生品牌”,過于依賴電商渠道也早已成為業內共識。
財報顯示,2019年電商依然是三只松鼠的核心,線上營收為98.96億,占公司總營收的97%;即便是到了2020年這一占比仍高達74%。
反而是競爭對手良品鋪子、洽洽食品等線上線下的布局相對更加合理,對三只松鼠而言,也開始逐漸意識到線下布局的重要性。
(圖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
為了扭轉這一局面,2019年三只松鼠發力線下門店,在一年之內增加了324家。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影響之下,三只松鼠在線下設立門店的勢頭依然沒有減少,進一步將門店擴大至657家。
只不過最近這一兩年,三只松鼠的發展并沒有達到預期,反而不斷出現關閉門店、縮減SKU、砍掉子品牌等狀況。
數據顯示,2021全年三只松鼠投食店和聯盟店關閉數量分別為43家和288家,SKU也進一步縮減至200個。
此外,受疫情影響線下門店流量也出現了下滑。以2022年一季度為例,受疫情影響有超過400家店鋪出現了階段性的閉店,銷售收入也出現明顯下滑。
有加盟商坦言:“自己在加盟三只松鼠一年之后不得已選擇了閉店,除去疫情的影響,三只松鼠線上線下產品價格體系的不健全打擊也非常大。”
據了解,如今進店的年輕人當中,有一半以上都會在門店和手機電商平臺進行比價。如果電商平臺經常有一些“百億補貼”、“滿減券”之類的活動,對消費者而言顯然更加具有吸引力。
不及預期的發展,使得三只松鼠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截止近日三只松鼠的市值只有85億元,相比較上市以來巔峰時期的360億元,已經蒸發了有270億之多。
(圖源:百度股市通)
那么,作為昔日“網紅零食一哥”,三只松鼠為何開始走下坡路了呢?
陷入困境的三只松鼠
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表示:“對比已經打出名頭的企業而言,缺少知名度的零食如果放在線下很難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但如果是一個新興電商品牌,則會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也更加有利于樹立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
(圖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
于是,三只松鼠開始進入到大眾視野。
伴隨著電商平臺的流量紅利以及大手筆的營銷,短短幾年時間三只松鼠就實現了“名利雙收”。創立第7年的2019年,三只松鼠營收更是達到了百億規模。
然而,巔峰期來得快,去的也快。根據三只松鼠的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公司營收增速開始出現連續下滑。在此背后,體現出來的恰恰是休閑食品行業的風云突變。
早在三只松鼠上市之前,就曾遭到“增收不增利”的質疑。只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上市成功之后三只松鼠反而出現了“增利不增收”的情況,營收數據的下滑顯然是受到了互聯網流量紅利觸及天花板的影響。
對三只松鼠而言,寄希望于線下門店來拓展營收渠道,但卻沒有過多考慮到線下門店其實也是一門“重成本”的生意。
(圖源:三只松鼠官網)
再加上線下門店的市場競爭原本就極其激烈,在這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對手就是良品鋪子。相對而言,良品鋪子的線下門店有不同的店面和類型,一定程度上更加具有靈活性。
對三只松鼠來說,盡管在2021年上半年新開了199家門店,但同時也關閉了138家。對于門店擴張,三只松鼠的步伐并不太順利。
與此同時,進入到休閑零食的玩家也越來越多。傳統零食巨頭如洽洽瓜子、百草味、來伊份等,都在這個領域展開激烈的廝殺。
處在風云突變的休閑零食賽道,三只松鼠多少有點兒應付不過來。
或將被良品鋪子趕超?
一直以來,人們都把良品鋪子看做是三只松鼠最為直接的競爭對手。只不過和三只松鼠所處境地迥然不同的是,起步于線下的良品鋪子仍然在持續擴張進程中。
2021年,良品鋪子全年營收同比增長18.11%,達到了93.24億元,線上線下的布局各為50%左右。
憑借著線上線下雙渠道收入的不斷增長,良品鋪子和三只松鼠的營收差距在2021年時已經不足5億元。時隔4年,兩者的體量再次處在同一起跑線。
(圖源:良品鋪子官方微博)
原本在上市之前兩家公司的營收差距并不算大,2016-2017年三只松鼠和良品鋪子的營收差距僅在2億元上下;到了2018和2019年,三只松鼠憑借著電商平臺流量的加持開始大幅度領先。
然而線上流量紅利逐漸消退之后,再加上三只松鼠的線下擴張受疫情沖擊并未取得預期的成績,這對于公司的營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一邊是三只松鼠的業績出現連續的萎縮,另一邊競爭對手良品鋪子卻在加速追趕。
據良品鋪子官方表示:“2021年面對線上環境的變化,公司對于電商平臺的策略開始轉變為精細化用戶運營,從而提升經營效益。”
三只松鼠也曾嘗試轉型,在砍掉一部分子品牌的同時,2020年三只松鼠也孵化了4個子品牌。在這之中表現最好的就是嬰幼兒食品品牌小鹿藍藍,根據2021年財報顯示,小鹿藍藍拿到了4.92億元的營收。
三只松鼠方面也多次提到:“新品小鹿藍藍在上線以來持續保持著高速增長,上線22天就曾奪得寶寶零食行業銷量第一,并且在去年6月份還實現了單月銷售額5000萬。”
只不過在質量安全方面,小鹿藍藍也曾出現一些問題。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該產品的投訴有20多條,集中在產品變質、有異物等。
(圖源:黑貓投訴平臺)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不能因為嬰幼兒食品賽道比較火爆,就認為參與進來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三只松鼠在堅果行業極其專業,但跳出這個范圍,考驗的則是多元化布局和變現能力。
不管是發展線下、還是縮減SKU和產品品類轉型,三只松鼠目的都是希望把貼在身上“網紅電商”的標簽徹底撕下。
只是在轉型過程中,三只松鼠一方面要擔心會被競爭對手超越,另一方面能否邁過這個“坎兒”,目前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