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收到一個意向客戶發來的調研表,表中主要是分析了近幾年企業的運營數據,面對這樣的一份數據報表,老板在我們面前表現出來的是無比的惆悵。因為實在是沒有想到,在疫情這樣不斷持續的環境之下,企業經營竟然如此艱難。
今天,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決定寫一篇關于下滑方面的內容,因為我相信肯定不止這樣的一家企業遇到這種情況,而面對企業下滑之前,我們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答案就變得至關重要。
對于這樣的嚴峻問題,我們今天帶你詳細了解為什么下滑,以及什么樣的情況會下滑。
什么樣的情況下會進入下滑頹勢?
當企業今天面臨下滑問題時,很多老板會歸咎于各式各樣的因素,包括疫情、產品同質化、市場環境不好等等。
然而,經過深入分析過后,我們發現其實下滑的原因終究歸結為一個點,那就是是因為業務結果不好,導致營業額下滑,而營業額的下滑包括營業額增長下滑和營業額下滑兩個方面。
這其中包括兩大層面、五大板塊的十二個方面的原因。
1 戰略層面
戰略制定出問題,老板的缺乏重大決策的智慧
沒有好的戰略,企業容易迷失方向、人云亦云,什么好做就做什么,永遠沒有戰略定力,隨著競爭對手的強大,倒閉成了必然。
沒有好的戰略,企業將成為別人戰略的一部分,團隊就如同一盤散沙,組織成員各行其是,內耗不斷,企業的能量在過程當中被消耗殆盡!
但是,現如今不少的企業在戰略上都犯了重大錯誤,導致企業方向失控。
1、老板摸錯了方向,車頭跑偏車身白費勁
企業的戰略更多靠老板個人決策出來,而很多時候中小企業的決策更多靠拍腦袋,戰略制定出問題,方向錯了,業績自然而然下滑,比如有的企業今年明明發力的不是在老的渠道上拼命去爭取業績。
本來要開發新渠道,結果新渠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到頭來發現根本不合適,最終浪費了大量的成本,導致業績不升反降。
2、執行力打了折扣,方向定的雖完美但落實不下去
哪怕戰略制定的清晰,但是如果團隊在執行方面不給力,也依然容易造成增長遇瓶頸,甚至下滑。
比如今年要投10億的預算開發產品,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比如預算不合理、審批復雜、團隊沒匹配到位等等,最后沒投。
那就代表原本今年要突破增長的環節沒有進展,增長自然遇瓶頸,原有的老業務容易產生下滑。
2 策略層面
戰略和策略二者之間,也可以簡單直白歸結為——戰略是目標,策略是實現目標的方法、步驟。目標若定的再準,但是方法不到位,步驟執行混亂,最終也是距離結果遙遠。
策略層面的問題我們從產品、渠道、客戶三個板塊進行描述。
一、依然沿用老產品,無任何創新力
1、企業十年如一日的只賣那一兩個單品,競爭對手已推出超10個以上的單品。
我們都知道,現在各行各業慢慢都進入到了存量時代渠道,想靠老品增銷量增利潤是非常難的新品,更多是通過企業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財力研發出來的本身就有足夠大的利潤空間和市場,這個也是做強做大的機會點。
但是有很多企業對新品就很抗拒,覺得說新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研發出來了也不一定好賣。
其實,要想在激烈的市場中取勝,我們必須要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情”,積極做好新品的研發和推廣,才能夠不斷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贏得更多的客戶資源,把企業做強做大。
2、企業產品無任何競爭力,而市面上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
在這樣一個同質化產品的時代,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已經雷同到了極致,從外觀上看就很相似,再到內部原材料的構成,包括產品的核心功能,擁有的核心技術甚至是價格,都是完全同質化的。
據一項非公開的數據調查,就護膚品市場,主打“美白、祛痘”這一功能差異化方向的企業就不少于10萬家。
所以對企業來說,如果產品沒有突圍同質化的市場,就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競爭力。
二、渠道老化嚴重,代理商經銷商大多跟了多年
1、渠道商與企業沒有了粘度
很多企業在初創之時,組建的渠道更多是靠老板個人的關系資源所積累起來的,在市場紅利還在的時候,這些渠道往往沒有什么太多的競爭壓力,經營起來都是順風順水。
一旦面臨市場競爭激烈的時候,很多渠道商就覺得說競爭壓力巨大,挑戰難上加難。
此時此刻,他們與企業的粘性就變得更弱了,甚至有可能會投奔于競爭對手。
2、渠道類型單一,一個經銷渠道經營了多年
在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渠道的分化比以往更加廣泛,就連一個短視頻的直播平臺,現在已經分化出幾百個。
企業如果還是在用原有傳統的方式去經營渠道的話,可以說完全跟市場脫節,需要更多的信心渠道去搶奪用戶,因為競爭對手很可能都在布局全渠道。
3、渠道的激勵單一,激勵方式呆板
過去很多老板對渠道的激勵,更多是完成了業績給予提成的發放,然而這種激勵在現如今的競爭環境下已經變得非常單一,難以滿足一個人多元化的需求。
一方面在于物質激勵的單一,可增加超額激勵、團隊獎、股權激勵、分紅激勵等方式;而除了金錢物質之外,還有尊重的需求、地位的需求、精神的需求、自我滿足的需求等。
三、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日益驟降
1、客戶的整體復購率在下滑
客戶復購率更多是指客戶的第二次下單重復購買的比例,復購率高代表客戶對品牌越忠誠,復購率低代表客戶忠誠度下滑,有可能競爭對手打了某個差異化的點,導致客戶可能已經流失。
2、客戶近些年很少再推薦朋友購買
一個好的品牌往往代表客戶會自動自發的進行轉介紹,轉介紹的越多,客戶的推薦率也會越高,當一個企業客戶的推薦率下滑時,往往意味著客戶可能有了更多的選擇,對品牌的忠誠度也會隨之下滑。
3 組織層面
如果說戰略是企業發展的羅盤,沒有戰略企業發展就失去方向;那組織就是“大船”本身,只有船體設計合理、構建科學,切實做到了“板堅體固”,大船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洋中行得穩、走得遠,也才能承載更多的理想與期望。
但現實中很多企業的組織并不盡如人意,充滿了危機,這其中表現為三點。
組織跟不上業績的增長
1、很多時候渠道商要貨急但是企業供應不上
這類情況的發生也是很普遍,當業績增長迅猛,一方面是生產無法及時將貨物生產出來,哪怕趕工出來的產品,質量問題差;
另一方面是物流體系跟不上,打包發貨人員不足,都會造成口碑的極具下滑,業績不升反降,證明組織內的后端體系沒有保障。
2、售后問題需要多部門配合來解決問題的,單個部門無法解決
當企業的客戶量增多,而管理跟不上時,就會造成售后問題頻發,一個是售后人員人手缺乏,一個是售后人員專業度跟不上,再一個是售后流程效率低下,導致客戶口碑下降。證明內部的管理和協同能力差,導致業績下滑。
3、團隊能力不足,無法支持業績的增長
企業在日益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個不變的事實就是擴大規模,而擴大規模的時候,人員能力的復制就是一個重要命題。大量的企業在面對這一問題時很難有體系化的認知和解決方案,最終導致業績無法增長。
最后總結
作為管理者,我們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時刻洞察有下滑征兆的現象發生,我們雖然不能像扁鵲一樣,在病情嚴重的時候一針見血的解決問題,及時止血。但我們也要學習扁鵲大哥那種“防患于未然”的前瞻能力,這樣的話就能避免進入病變之后帶來了更大的損失。
這其中,我們必須做到“戰略、組織、渠道、品牌、客戶”五條線合力,才能更深入的去防止下滑的發生,帶來業績的持續增長,最終獲得豐碩成果。
如果你的企業有遇到以上的問題,歡迎與我們溝通交流!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互聯網,旨在分享,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聯系!》